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审计知识问答(四)

31、什么是审计意见书?

审计意见书是审计机关在审定审计报告后,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和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财政、财务收支管理意见的书面文件。

32、审计意见书的作用是怎么样的?

(1)对审计事项作出的审计结论;

(2)反映审计事项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和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3)为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33、什么是审计决定书?审计机关在什么情况下作出审计决定?

审计决定书是审计机关作出的对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进行处理处罚的法律文书,是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传达处理、处罚决定的法律文书,是要求被审计单位强制执行的依据。

审计机关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除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外,还应当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

34、审计决定书包含了哪些内容?

审计决定书的内容主要包括:

(1)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2)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

(3)定性、处理、处罚决定及其依据。

35、被审计单位如何执行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被审计单位在接到审计意见书后,应按审计意见书提出的审计整改意见和建议作出相应的整改。

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应将应当缴纳的款项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和国家有关规定缴入专门账户;依法没收的违法所得和罚款,全部缴入国库。被审计单位或者协助执行的有关主管部门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九十日内,将审计决定执行情况书面报告审计机关。

36、审计机关如何落实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

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九十日内,了解审计意见采纳情况,监督检查审计决定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九十日内,了解审计意见采纳情况,监督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如发现被审计单位超过九十日未执行审计决定的,审计机关应当报告人民政府或者提请有关主管部门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依法作出处理,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执行申请。

37、被审计单位违反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时怎么办?

被审计单位违反审计法的规定,拒绝或者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的,或者拒绝、阻碍检查的,由审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通报批评,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依法追究经济、行政和刑事责任。

38、审计机关发现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有关资料怎么办?

审计机关发现被审计单位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有权予以制止,责令交出、改正或者采取措施予以补救。必要时,有权暂封存被审计单位与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账册资料。

39、什么是审计处罚?

审计处罚是审计机关依法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和违反《审计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措施。它是一种行政制裁措施,目的是为了对那些违规行为进行惩戒,以维护国家法律法规的尊严。

40、审计处理的种类有哪些?

(1)责令限期缴纳、上缴应当缴纳或者上缴的财政收入;

(2)责令限期退还被侵占的国有资产;

(3)责令限期退还违法所得;

(4)责令冲转或者调整有关会计账目;

(5)依法采取的其他处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