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贤彪
中秋、国庆“两节”期间,中央要求坚决刹住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节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响应号召,厉行节约、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时刻提醒自己廉洁自律。
“戒”有防备、警戒、革除之意。佛教里有清规戒律,规定了哪些事不能做、不能想,一做一想即为犯戒。手握戒尺就要求党员干部严格自律,时时检点言行、自觉修正错误,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情况下,党员干部手中掌握的资源越来越丰富,肩上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腐蚀拉拢党员干部的方法也越来越层出不穷。虽然,我们党整体的风气是良好的,但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认识到手握戒尺的重要性。仔细分析,主要有这样几种心理:一是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受党教育多年,能够把握住自己,出不了大格;二是自我降低标准,认为有点小过无伤大雅,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三是自我原谅放纵,明知自己不对也不以为然,视纪律为儿戏,我行我素。
面对复杂环境,能不能保持头脑清醒,始终不越界、不越轨,对党员干部来说,是党性修养的内在要求,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如果党员干部心存侥幸,心中无敬畏、手中无戒尺,那么就有可能闯了人生路上的“红灯”,踏上邪路“开翻车”;也有可能玷污了共产党员的本色,让腐败的病毒侵蚀肌体。终究会因“小过”的积累而导致思想的质变,到头来难免越界、越轨,葬送美好前程。
因此,在诱惑面前,手握戒尺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用高尚道德熏陶自己,用严格要求约束自己;要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养成在监督下工作和生活的习惯,靠严格的自律和有效的他律创造美好、征服邪恶,不断书写人生的华美乐章。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